搜索
首页 > 民生播报 > 正文
抓牢六个结合构建寄宿制学校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兴文县“五育并举”实践探索

来源:    综合作者:     2023-05-31 12:17:55    浏览量:

        自2022年9月29日市委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兴文县以《县域推进民族地区全寄宿制学校“五育并举”改革实践研究》市级牵头课题为统领,鲜明“心中有学生”导向,围绕学生在校吃、穿、住、行、学等要素,抓牢“六个结合”,努力构建寄宿制学校“五育并举”育人体系。


  一、结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树立“铸魂启智 优教兴文”的教育理念

  以“两办”名义印发《关于率先建成民族地区教育强县 为宜宾加快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教副中心作出积极贡献的实施意见》,树立“铸魂启智 优教兴文”教育理念,确立率先建成民族地区寄宿制办学先行县、教育质量领跑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县的目标任务,以“六大行动”(构建立德树人机制攻坚行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行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进行动、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提升行动、教育重点领域改革增效行动、家校社协同共建行动)促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确保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通过国家评估认定,2025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二、结合寄宿制学校改革,构建住校学生全域全时段育人的课程体系

  教育是为孩子的一生奠基,拥有健康结实的好体魄和乐观积极的好心态,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是决定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兴文县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校点布局,实行乡镇全寄宿办学,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并根据学生全寄宿实际,开发寄宿制课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一是加大投入实现乡镇全寄宿办学。投入13亿元,对县城学校进行升级改造并新建空铁新区学校,新增学位5200个,有效缓解城区学位不足;在乡镇除僰王山镇布局2所全寄宿制学校,其余10个乡镇均布局1所全寄宿制学校,2022年秋期9个乡镇初中投入使用,其余学校2023年秋期将全面投用,完成了一乡镇一寄宿制学校的校点布局,实现乡镇学校全寄宿办学,为实施“五育并举”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二是分类开发住校生育人课程。围绕学生在校吃、穿、住、行、学等活动,开设富有兴文特色的“寄宿”课程,实施学生会刷牙、会穿衣、会洗澡、会洗衣、会收理、会吃饭、会梳头、会睡觉、会交流、会学习“十会”行动。从每天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科学设立全时段育人活动和课程。针对小学低段、高段、初中不同年龄开设刷牙、穿衣、洗澡、洗衣、收理、吃饭、梳头、睡觉、交流、学习等生活化课程;利用早晚自习、课后服务等时间开设多种社团、观看新闻联播、阅读课堂、家长交流、寝室劳动、自我展示、健康监测、安全课堂、主题歌曲、美术作品展示等拓展课程;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学活动,延展学生学习空间,开设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活动课程。深入挖掘校内外的教育元素,将“五育”有机融合在寄宿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构建了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如香山中学“百草结”艺术特色课程、兴文二中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和“五课一体”课程、城西学校篮球和苗族银饰特色课程、玉屏小学舞龙特色课程、大坝小学川剧特色课程、红军小学“红星闪闪放光彩”红色文化育人课程等。全县现有优秀学生艺术社团省级2个、市级5个,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级1个,美育实践基地国家级1个、市级1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国家级1个,全国校园足球特色项目学校16个,阳光体育示范学校省级1个、市级10个,全国校园篮球特色项目学校2个,宜宾市校园足球基地校1个。


  三、结合“双减”政策落实落地,进一步深化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一是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模式。课堂是减负增效的主阵地,学校在认真总结多年实施生本课堂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借鉴翠屏区凉水井中学的“自导式”教学,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积极探索基于构建学科思想方法的融合性学习,基于“大单元”设计的跨学科整合学习,基于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联系的探究式学习。坚持每月开展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活动,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遵循教育规律,培育具有兴文特色的“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百花齐放的课改新格局。经过各学校的努力探索实践,部分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如兴文二中“三段五环八步”教学法在接受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时得到专家认可和好评,香山中学的“四段七步”融生课堂教学法、共乐初中“融创”课堂、古宋二校和城西学校的生本课堂初步构建了“学科融合、知识整合、情景交融”的高效课堂范式。

  二是培训两支关键队伍(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围绕实施“五育并举”和寄宿制学校管理运行,广泛开展“五育并举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大讨论,通过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教育方针,学习市委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政策法规,每周选择部分校长、教师、家长、学生谈认识、谈体会、谈想法、谈做法,定期在“兴文教体”“兴文发布”等媒体展示,在全系统形成“五育并举”共识;围绕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扎实开展假期“三段式”(假期前期、中期、后期)教师培训,实施校长、教师假期“充电”工程,按标准预算教师培训费用;围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朱大中天府名师工作室品牌,辐射带动全县各级名师工作室(站)走进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同课异构、课例研究活动,带动大批教师开展教学业务研修,提升能力水平;围绕打造高效课堂,选派班主任、中小学语文等12个学科共计400余名骨干教师到成都、重庆、宜宾等地学习。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等19个学科1000余人次专项培训,研课标、读教材、盯课堂,全面提高课堂育人质量。组织开展校级干部专项培训,开设校长论坛,努力提升学校干部现代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

  目前全县有天府名师1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2人、四川省首批中职名校长工作室成员1人、四川省首批卓越校长工作室成员2人、市级名师5人、县级名师119人;建成四川省天府名师工作室1个、县级名师工作室18个。探索实施教研员与名师工作室定点联系学校学科制度,18个名师工作室531名成员参加学科引领工程,带动全县教师核心素养提升。2022年以来,全县教师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展评大赛或优质课大赛的获奖人数较之往年有明显增加,获得省级奖18个、市级奖129个,其中省一等奖4个、市一等奖28个。


  四、结合教育督导评估改革,鲜明导向努力构建“五育并举”评价体系

  一是强化全面督导。全面落实领导巡课制度。开展“局领导、股室长、教研员、校长、教师”五进课堂活动,加大课堂巡查力度,2023年春期,局领导班子深入学校听巡课200余节次,推动全县教育体育系统从上至下强化“五育并举”工作意识,形成了全面抓,重点抓的良好氛围。全面实行蹲点调研制度。下发《在全县学校开展蹲点调研督导的工作方案》,对学校“五育并举”等14项重点工作开展调研,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现已完成大坝初中、博望学校、云龙学校、思源学校等21所学校的蹲点调研,审定调研报告15份,8所学校完成阶段性问题整改。全面开展工作专项督查。下发《兴文县“五育并举”试点学校工作推进情况专项督查方案》,对全县16所试点学校进行过程督查,形成督查通报,实行红黄旗制度评价学校“五育并举”阶段工作推进情况。

  二是完善各类评价办法。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制定兴文县中小学幼儿园“五育并举”课程改革目标责任书,一校一评,将“五育并举”推进工作要求细化为量化目标责任。制定各类评价方案。初步制定《兴文县中小学(幼儿园)“五育并举”评价改革试点方案》,拟定《兴文县校级干部五育并举目标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兴文县中小学“四有好老师”评价指导意见》《兴文县中小学和幼儿园五育并举综合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兴文县中小学专职心理老师工作业绩考核办法(试行)》《兴文县中小学班主任管理办法(试行)》等。坚持育人导向、过程导向、激励导向、分类导向,系统推进学生、教师、班主任、校级干部、学校、乡镇六类评价改革,以评价引领家校社政合力推进“五育并举”高质量育人体系建设。

五、结合校园安全教育管理,创新抓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

  一是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五个一”心理康健教育体系。建立一支队伍——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全县中小学有专职心理教师35人,兼职心理教师151人,每一所学校至少保障了有1名专(兼)职心理教师;全县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教师10人,有心理咨询师资质37人,培训心理护理师资500人和家庭教育种子师资100余人,建立了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和家长为后援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好一个阵地——心理辅导室,全县中小学按要求建配有心理辅导室,其中兴文二中和县职业技术学校投入800余万元建成一流的心理辅导室,功能齐全,兴文二中成功创建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培育了共乐初中等10所县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开展个体心理辅导和小团体心理辅导。实施一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每所学校严格落实每两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积极开发心育校本课程,通过集体备课完成137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全覆盖,着力抓好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搭建一个载体——研训活动,聘请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开展四轮心理健康老师培训,积极组织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国培”项目,对全县教职员工(包括教学辅助人员和宿舍管理人员)开展“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培训”1次。坚持每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赛课+观摩”教研活动,引领专兼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老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形成一套机制——家校社医协同机制,分析学生心理异常原因,针对性采取朋友谈心、长辈关爱、当地“名人”交流等措施开展心理干预。实行心理异常学生(轻度、中度、重度)分类辅导,及时识别重度心理异常学生,转介医院进行心理诊治,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和早治疗。及时总结提炼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策略》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是创新开展家庭教育。把家校共育作为重点,建立三级家长学校培训体系。在县师培中心成立兴文县家长学校总校,组建王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家庭教育学科组,牵头研究确定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接受家庭教育培训必修主题42个,建立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框架;组织家庭教育种子师资和金牌师资培训,已培养种子骨干教师100名、金牌讲师培养人选20名,提供师资保障;统筹开展名师论坛、关键时期、重点对象“三类家长”培训班,采用“线下+线上直播+线上回看”的形式,开展“幸福家庭和谐苗乡”家庭教育大讲堂18讲,为家长提供各类专题培训。在全县法人学校全覆盖成立家庭成长中心,各学校每年开展“千师进万家”全员家访活动,通过“零距离”了解学生居家情况,建立重点关注学生台账,由学校家庭成长中心组织开展重点对象家长培训班,提升家长教育水平;负责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论坛”等活动,组织优秀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和最美家庭故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2022年评选出100名家庭教育突出的“优秀家长”,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在村(社区)建立家长学校分校,王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室在12个乡镇建立工作站,工作站建立师资库和课程超市,各村社结合家长实际提出需求,乡镇妇联和中心校负责协调,组织教师进村社开展家庭授课活动,把家庭教育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了家庭教育课程供给方式的多样化。2022年底,兴文县家长总校被评为宜宾市示范家长学校。

  六、结合示范学校创建评估,积极对标补短打造五育并举高品质学校

  一是统筹规划各类示范校创建计划。根据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示范性中职学校、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示范性幼儿园创建标准和宜宾市示范校(园)创建要求,结合兴文实际,统筹规划创建各学段省级示范校(园)10所以上,市级示范校(园)15所以上的目标要求,并把“五育并举”要求纳入示范校创建准备的重要内容,指导拟创建学校高标准通过评估验收。

  二是精心指导拟创建学校达到验收标准。根据创建规划,组建工作专班,聘请专家团队加强指导。认真研究评估细则和验收标准,力求高标准通过验收,以示范创建提升学校内涵发展。2022年以来,兴文二中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一级引领型示范普通高中,兴文中学成功创建为宜宾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兴文职校通过四川省示范性中职学校阶段评估,被确定为四川省三星级三名工程建设单位,香山中学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五星幼儿园、大坝幼儿园、麒麟幼儿园、古宋第三幼儿园、太平幼儿园创建为宜宾市示范性幼儿园。古宋幼儿园继续巩固四川省示范幼儿园创建成果。

  教育是“慢”的艺术,“做”的哲学,兴文寄宿制学校“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已经起步,今后继续在构建课程体系、健全评价方案、深化课堂改革、培育特色亮点等方面下功夫,在课题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为寄宿制学校“五育并举”实现路径探索兴文方案,为宜宾建成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教副中心贡献兴文力量。(罗天贵/文,李登华/图)

  • 智慧四川天天播报LOGO

    欢迎访问智慧四川天天播报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