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智慧四川天天播报 京ICP备2023017440号
学生与读书
童年时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读的第一本书叫《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几个月后便能全本背诵,老师只教生字,然后就用毛笔抄写,先填红模字,再脱格临写,读书与抄书结合在一起,那本木刻印刷的书,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几十年过去了还记忆犹新。以后还读过《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千家诗》、《古文观止》等等,私塾老师只是教认字,内容就不怎么讲解,口头禅曰;多读,多背,多记,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那个时代,乡下的孩子,想读书也找不到更多的书读。
解放后平熄匪患后,进入公立小学高年级,因为在私塾读过几本书,字又写得可以,成了老师的助手,那时学校全盘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记分制都是照搬人家的,可喜的是学校图书室有很多上面配发的新书,其中以“中苏友好协会”名义发给学校的书最多,有苏联画报,电影画册,连环画,还有小说如《卓亚和苏拉的故事》、《静静的顿河》、《童年》、《战争与和平》,也有部分是中国的书如《刘胡兰》、《丁右君》,《白毛女》,,,因为自己是管理图书的学习委员,有机会首先读到这些书,常常放学后还悄悄猫在图书室里看书。对苏联的了解,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对战争的认识等等都是从书籍的阅读中得来的,书,给心灵打开了一个瞭望世界的窗户,读书就好像在同许多有志气,有学问,有才华,有信仰的人对话,想起书里那些人物的精神品质和对待困难的态度,便自然而然地增加了克服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勇气。
进入中学后,功课多了,首先要认真阅读的是教科书,语文,政治,史地,数、理、化、生物,这些是传播基础知识的书,老师是教书的,学生是读书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50年代的中学,学校没有升学指标的压力,家长也不会有太高的要求,学生除了读课本,完成作业,还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等名著成为许多爱读书的学子的精神食粮。学校不时开办文学讲座,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好书。在师范校的几年,正值大跃进年代,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整风反右,社教运动,大量的时间参加义务劳动,大战钢铁,修桥筑路,勤工俭学,除四害,放卫星大量的时间用于社会实践,哪有时间去读课外书籍?连课本上的东西也学得马马虎虎。疯狂的大跃进之后便是大灾害,饥饿,肿病,死亡,那年头谁还有心读书呢?许多同胞用生命谱写了那一段历史。
教书与读书
走上三尺讲台任务就是教书,教语文,课本里专家学者们编选的文章,按照老规律;介绍作者和文章写作背境,范读课文,学生默读,教识生字,解难词,逐句,逐段分析讲解要义,归纳中心思想。教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学生读和写的基本技能,这便是过去语文教学的常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选择性的读书,如何写读书心得,往往没有引起重视。教师自身要叫好书必须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充电,不断提升自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教书人不读书,只知道干巴巴讲授教科书里的东西,学生不感兴趣,自己也越教越糊涂。学生只读课本书,成天苦于完成作业,不去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知识就必然贫乏,思想也就不会开放。而今我们的教育,完全没有摆脱升学这根指挥棒,特别是高中搞的完完全全是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学生的课桌上堆放着一叠叠全是应付高考科目的参考资料、什么适应性试卷、一诊考试,二诊考试,冲刺考试,考,考,考考得学生头昏脑胀,弄得老师焦头滥额。高考是青年学子改变命运的关键,考个名牌大学是家长对子女的殷切期望,提高高考本科上线率是学校和教师的奋斗目标,也是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评估和奖励学校的依据。网上什么“考试工厂”“考试集中营”“考试机器”等等新名词出现了,在高考制度没有改革之前,应试教育还将继续下去。青年学子们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在应考的题海泳游中,还有多少时间去读课外书籍,关心国家民生大事呢?当然应当面对现实,基础教育集中在“升学”这个目标上,未来就业才有资本,才有发展空间。
喜欢读书的群体
退了休的文化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读书看报,关心时政,关注民生。这群文化人多数经历过风雨坎坷的人生之路,退休后有一份养老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读书成了晚年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养生养心之道。有一定文学基础,和写作水平的老年人,还自己写书出版书,把几十年的亲身经历,人生感悟,笔耕成果奉献给社会,留传给后代,与文友交流。出版一本书是许多老年文化人的梦想,也是容易实现的梦想。当然这些出版物往往进不了市场,只是互相交流罢了。写书已经不是专家学者的垄断物了,平民百姓也可以写书出版书。本人的书厨里存放着几十位老朋友写的书,令我十分感动,十分珍惜,同时代人的经历容易引起共鸣,读起来也分外亲切。吾常思之;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一本书,有的精彩,有的平淡,有的厚重,有的浅薄,有的出版了,有的带到了天堂。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很有限的,只要我们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写好自己人生这本书,到了终点站也不会留下遗憾了。
读书感悟点滴
虽然教了几十年书也读了几十年书,但是对读书之道还是知之甚少。只能讲述点滴感悟;首先是读什么书?书是一种信息的载体,用文字符号记录着人类有史以来生产,生活,思维活动的经验,纸质书籍门类繁多,浩如烟海,读书一定要有选择,选读什么书与自己的职业,性格,爱好,文化程度分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及国学百部书目,可供选择,如文学方面的四大名著,唐诗宋词精选本,中华上下五千年,孙子兵法,易经,道德经等等,要深刻了解中华文化“说文解字”应当认真阅读,每一个汉字都包含着深奥的哲理。读书分泛读和精读,一般书浏览浏览,取其新意,精品书籍就要反复阅读,同时要作笔记,写心得。而今有了互联网,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非常方便地找到你需要的书籍,同时还可以广泛了解别人对这些书籍的提示与评价,你自己也可以发表意见,参与互动;网络平台每天都有大量的新信息,新文章新书刊浩如烟海,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浏览。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而今书店里的书大量的是中小学生的教辅读物,高中生升学指导的书居多,市场上盗版的质量低下的书很多,还有不少是内容不健康的书,千万要有选择。推广普及科学技术的书广大民众喜欢,因为通俗易懂,帮助农民科学种植养殖,三农书屋里的书?农民喜欢。许多专家学者对读书总结出了一套套经验,不过路还是要自己去走,自己在实践中慢慢去摸索,慢慢去领会。
进入信息化的新世纪,智能手机几乎覆盖全社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成为手机的拥有者,网络天地可以为阅读者提供方面,认认真真静下来读书者不是很多,为了写文章,做论文必须去翻阅有关书籍资料者有之,退休的文人写书阅读纸质书籍者有之,读书之风,写书之风都是春风,都是向上向善的和风,值得大力提倡!(兴文老科协蒲宇伦)
欢迎访问智慧四川天天播报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